如何選擇相對好的食物是需要學習的
做為孕育生命的媽媽,我們想挑好吃也讓人安心的月子餐,而等到寶寶出生之後,為了寶寶、為了自己、也為了家人,食材的選用通常只想更加謹慎。不只是挑選月子餐或寶寶食品,我們每天都要吃很多的食物,如何在現代的環境中選擇相對好的食物是需要學習的。
因為檢驗其實是個很複雜的領域,所以我預計分成新鮮蔬果/肉品/中藥材及包裝食品幾個大項來講,盡量用簡單的方式讓大家看懂。
新鮮蔬果是怎麼生產的?
今天我們先來談新鮮蔬果,依照耕種方式的不同,可以分成以下四種方式:
1.慣行農法
2.無毒農法
3.有機農法
4.自然農法
慣行農法
指的就是過去傳統農民使用的方法,會使用各種農藥、化學肥料,基本上老一輩的農民都用這種方式,大家在菜市場買到的菜也幾乎都是,不是說慣行不好,但慣行的風險相對來得大,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用了什麼農藥、加了多少劑量,像我阿嬤務農一輩子,她說其實很多比較夭壽的農民,早上才噴完農藥,下午就把產品採收送出去了,然後會留一小區不灑農藥的是要留自己吃的。
你不知道你今天賣你菜的這個攤販批了誰的菜,而種那些菜的農民究竟是比較有良心的呢還是相對夭壽的?
在這我要幫慣行的農民說一下話,他們不是故意要灑農藥給消費者吃,而是以目前台灣狀況來說,果菜種植地區多半分布在中南部,採收後要統一送到中北部大型果菜市場,然後拍賣、喊價後再批回各鄉鎮的情況下,他們只是希望讓果菜的賣相好一點、拍賣價格好一點,或是到消費者手上的時候賣相好一點,他們也只是為了混口飯吃。
另外還有天候的影響,有時後突然下大雨或颱風來襲,都會讓農民賠得血本無歸,所以因為天氣的關係,提前採收的時候也比較容易有農藥殘留的問題。
再來!!非當季的蔬果,因為要花更多的心力去培養,也有可能要用更多的農藥去驅蟲,所以我個人是覺得吃當季盛產的新鮮蔬果會比較好,便宜好吃又營養。
無毒農法
無毒農法的範疇真的很廣,有非常多種做法,我畢竟不是務農的所以無法詳細解說,但至少大部分會提倡”合理用藥”、”足夠的停藥期”,想跟大家宣導,農藥真的不可怕,我們生病就會看醫生,嚴重的時候還會打抗生素、類固醇,為什麼植物生病不能用藥?
農藥其實還分很多種,就跟我們的藥品有分級一樣,對的藥品用在對的地方就是良藥,用在不對的地方就變毒品,農藥也是,除了毒性、對環境後續的影響差異外,同一種農藥也有可能可以用在A蔬菜但不准用在B水果。
農藥依據屬性的不同,有些遇到下雨就洗掉了,有些曬到太陽就分解掉了,也有下雨洗不掉、專門用於潮濕環境的農藥,或是系統性的農藥是吸收進植物內,怎樣都不會洗掉的。足夠的停藥期就是,讓農藥能夠在蔬果種植時發揮效用,但又能在採收之前就讓農藥殘留量大量降低,比較能夠減少後續我們買菜之後吃下肚的殘留量。
吉園圃其實就是一種無毒農法,根據政府的規定使用規定內的農藥,盡量達到足夠的停藥期,只是吉園圃通常以產銷班為單位,透過吉園圃標章你可以追到蔬果來自哪個產銷班,但你追不到蔬果究竟是哪位農民住種植出來的,因為產銷班下面通常包含很多位不同的農民。
我們常常在超市看到的產銷履歷,就能夠追查到你手中的蔬果來自哪間公司或哪位農民,而且條碼一掃就能看到他們的整個種植過程,包含下苗、下藥、停藥、採收等等,如果業者有送檢農藥殘留也可以查得到,只是產銷履歷並沒有強制要求農藥殘留報告就是了。
有機農法
很多山上的阿伯阿嬸或是一般長輩,都很喜歡說,我這都沒有打農藥,這有機的啦!!但是……有機的定義其實很嚴格,請大家不要隨便打著有機的名號亂賣東西阿~
有機蔬果其實有一套非常嚴謹的驗證系統,要種植有機蔬果的第一步就是要花很大一筆驗證費用,都是萬、萬萬、萬萬萬等級的,第一步先驗土驗水,看重金屬殘留有沒有符合標準(P.S.產銷履歷申請也是要萬、萬萬,也要驗土驗水),蔬果本身一定要驗農藥殘留,而且是不得檢出…
其實關於不得檢出這件事都可以另外再寫一篇了,因為零檢出只是代表殘留量低於目前機器驗得出的檢測極限,或是低於使用方法可驗出的最低數值,並不代表完全沒有,畢竟在這個汙染全球化的時代,絕對沒有哪個地方會有零污染的淨土。
離題了,回到剛剛說的有機農田不用農藥,但是隔壁阿桑有可能會用阿,風一吹就過來了阿,唉呀這樣就被汙染了,所以有機農田的附近忘記不知道多遠就不能有慣行農法的農田,就算離的遠一點,有時候風大一點或是下雨把髒東西帶過來都還是可能會被汙染,所以有機驗證系統裡面,真正要稱為有機做物除了一開始驗土驗水,跟壞同學保持距離、自己也要潔身自愛之外,還要經過三年的”有機轉型期”,有不少農民可能三年還沒撐到就先餓死了。
所以!!有機農作物是不是真的不簡單?是不是真的貴的有道理?若看到有機轉型期的農作物歡迎多多支持,因為沒有他們三年的努力就沒有後面的有機作物。也因為有機的限制實在太嚴格,也有人認為在這種汙染全球化的時代,這些有機都不是真正的有機,所以有些人會覺得用無毒種植、採用產銷履歷即可,不必把自己逼的綁手綁腳,有機驗證系統的農民很容易因為被驗到一次農藥殘留,
不論是自己疏忽還是別人害的,有機的資格就會直接被拿掉,變成該年度作物名名以高標準種植、高成本投入,卻落得只能以普通慣行的價格賣出,非常虧。
自然農法
終於講到最後一個了,有的人是完全放生,不管風吹雨打日曬我就是讓你自生自滅,時間到了有多少採多少,有些人還是會照顧田地,利用一些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或昆蟲,但原則上就是都不會打藥也不會下肥料。
留意檢驗報告
天阿想簡單講的還是打了一大篇~透過以上資訊,大家對於我們嘴裡吃的新鮮蔬果是怎麼來的,應該可以有更多的了解。所以說,如果今天廠商直接到菜市場買菜,買再多也不會有檢驗報告。如果是找大型蔬果供應商,至少都該有個產銷履歷,或是最最基本,只有一張檢驗報告也可以。新鮮蔬果的檢驗報告一定必須是農藥殘留的檢驗報告,依照目前政府公告法規是381項農藥殘留。
注意日期
例如現在是2017年7月,但檢驗報告是2017以前甚至兩三年前,怎樣想都不合理吧,除非是冷凍蔬菜,新鮮蔬果通常是每個產季會有一張檢驗報告,例如小番茄的正常產季是12月到隔年2月左右,通常供應商會在11月剛開始採收或12月的時候送驗,然後2016年11月到2017年3月左右的這批小番茄,就是使用2016年12月驗的這份檢驗報告。
如果是整年度都盛產的作物,依照廠商生產的規模可能是季檢也可能是年度檢驗,季檢的話就可能是再1、4、7、10月或3、6、9、12月各有一份報告。現在有很多的青農、小農,他們其實沒辦法負擔太高額的檢驗費用,一般來說能做到每年都檢驗就不錯了。
檢驗項目
新鮮蔬果的檢測項目比較單純,驗錯項目的機會是比較少,一般都是驗農藥殘留最多,重金屬政府也有制定相關標準,考量到成本問題,不是每個廠商每種產品都會檢驗這些項目,但如果農藥殘留和重金屬都有檢驗那是最優秀的。
提供以上資訊給大家,雖然說了這麼多,也都還只是皮毛,若有錯誤歡迎糾正,不足之處也歡迎補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