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慶順教授說過天然來源遠優於人工添加的營養攝取,這件事一直在我的腦海中迴盪,我應該是科學實證派的,雖然我還是會持續使用保健食品,但還是會想,既然這麼多疑問,不如我就來翻翻近期文獻到底有些什麼資料好參考,於是翻閱了近年關於DHA的相關研究,我不是本科的,沒辦法快速查看國外的原文文獻,先從國內中文發表的期刊論文下手,找到了一篇「哺乳婦女補充魚湯增加血清中EPA、DHA濃度」的論文,是北醫保健營養學系的碩論,比起網路上的各種資料,可信度是很高的。
攝取DHA的好處
在論文的摘要中提到,DHA屬於omega-3脂肪酸,許多研究都指出對孕婦的心理狀況(這我第一次知道😳)、產婦乳汁組成、產後身心健康和新生兒成長、降低血脂及預防冠心病都有正面影響。
每天一包魚湯對哺乳媽媽的影響
他們的實驗方式是媽媽每天吃一份魚湯,其中包含魚肉60g、魚湯100g,實驗後發現,連續食用14天後,媽媽血液及母奶中的DHA及EPA都有提升,而停止食用14天後再測得的數值,仍會高於剛開始食用前(第0天)的數值。連續食用魚湯14天後除了DHA和EPA數值提升,血脂中的三酸甘油酯也會明顯下降,腎功能、肝功能及血糖等其他血液常規檢查則沒有任何影響。
其實我本來很好奇到底是什麼魚肉,這麼厲害,我也要來吃看看,結果查了之後他們使用的是來自大西洋本及海附近的冷水魚種:挪威產的鯡魚排,因為此種魚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總量佔比非常高,只是我真的好難想像那到底是什麼味道阿~~一般人能夠輕易想像的味道應該都是虱目魚、鱸魚湯之類的味道吧 😆
在找鯡魚排到底是什麼鬼的過程,發現了一款叫做DHA干貝鯡魚湯便利包_營養魚湯便利包的產品,註明與北醫臨床試驗開發合作,我猜或許就是以此論文為基底,產品內容是濃縮魚湯加上野生鯡魚排、野生干貝,還加了濃縮魚油,份量的部分是濃縮魚湯150g+鯡魚排100g+DHA 4g,食材陣容比實驗中100g魚湯+60g魚肉的組合要來得更豪華,但因為google不到什麼資料,且DHA添加到4g這麼高的劑量,我想應該是給醫院內的老人、幼兒或特定病患使用的吧,畢竟30包13500的價格應該不是一般人會買單、也不會天天想吃的產品。
不同魚種的DHA含量比較
後來問了家裡為養殖畜牧業的朋友Y才知道,鯡魚最常聽到就是以前有陣子常看到網紅在開箱、臭到作嘔的那種魚罐頭,平常最常看到的地方是爭鮮的黃金鯡魚,是一小片鯡魚+黃色魚卵的組合,吃起來脆脆的,Y說鯡魚腥味很重,所以可能才這樣處理(魚片+魚卵);另外在查虱目魚的DHA時,意外發現不同月份的虱目魚DHA數值差異很大,冬天跟夏天差異最大的數據可以相差五倍,猜想可能是因為冬天時虱目魚的脂肪或許比較肥厚(因為虱目魚肚的DHA含量也比較高),Y家有養虱目魚,求證此事,Y說不同季節對DHA有沒有影響他不清楚,因為沒特別去驗過,但是冬天的虱目魚非常怕冷,冷到完全不動,也不願意游到表面吃飼料,他們冬天的魚飼料幾乎都拿去餵狗了 😆 ,基本上冬天的虱目魚就是躲在魚塭底層挨餓,所以會很小隻,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生理機制的關係,身體的脂肪佔比確實反而比較高,等到比較暖活、春天來的時候再趕快把牠們養大才能賣人 😆
想查更多資料可使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
上面整理了了台灣比較常見魚種的DHA含量,我只列了我比較想知道的魚,資料來源為食藥署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,有些魚種資料會比較多,像鯖魚就還有分成不同料理方法,虱目魚有分部位和季節,石斑的話有好多種品種,秋刀魚則…就只有秋刀魚一個項目 😆
有興趣的人可以在自己去資料庫搜尋,然後查看「廿二碳六烯酸(22:6)」這個項目的數值。